海报
第八届“韩美林艺术讲坛”
2020年12月21日,“美林的世界在深圳——韩美林艺术展:天-地-人-和”、“美林的世界在深圳——韩美林生肖艺术展”分别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南山博物馆开幕。
开幕式后,第八届“韩美林艺术讲坛”在南山博物馆如期举行。
本届“韩美林艺术讲坛”,选择“艺术的力量”作为主题。在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主持下,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院长鲁晓波,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主席王石,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韩美林全球巡展”总策展人赵力,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资深研究员Jonas Stampe,围绕主题同台共论,激荡思想。
▲主持人白岩松
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先生说过,艺术之美的力量,在于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认知,这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
嘉宾们的思想汇聚成震撼的语言:艺术的力量,是审美的力量,是抚慰的力量,是潮流的力量,归根到底,是文明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在今年的抗疫进程中,在其它方方面面的实践中,都充满着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美好传奇。
▲一场享受美的盛宴
嘉宾们对自然、艺术与生命的深入思考,对构建艺术精神与文明力量的探索和担当,以辽阔视野、独到观察、真知灼见,汇成一股激荡心灵的艺术力量,成为一场提升审美的文明盛宴。
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视频截图)
冯骥才:
我们的生活中有亲近的力量,有科技的力量,有军事的力量,有政治的力量,有各式各样的力量,我们人还有感情的力量。那什么是艺术的力量?它跟经济的力量、科技的力量这些都不同。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形的,但是它作用于我们。它无形中给我们以感染,使我们冲动,使心灵抖擞,或者是感到震撼,给我们以冲击。这样的力量它的实质是什么?我觉得实质就是艺术的本身,是真善美的,就是真善美的力量。
在艺术中,它是用美的形式来体现。它使我们内心变得善良,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会影响我们的价值,会提升我们的修养和自身的境界。美的力量不能小看,美的力量紧紧联系着一个社会的文明,一个社会的进步。它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的境界,它使社会更文明。
现在我回到韩美林艺术本身。韩美林的马给我们奔腾的激情;韩美林的牛给我们所必须的性情;韩美林的小动物给我们温柔;韩美林的人体画让我们欣赏,让我们尊重人;韩美林的书法、陶瓷唤起了我们对传统的热爱。而且他把传统文化里的精髓糅合他的个性,记录了我们现代的生活。
我说过,艺术家的本职就是在生活的任何地方,都让城市更美成为胜利者。韩美林就是这样的一个艺术家,艺术的力量,就是说他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追求让他更自觉。在这一点上我很佩服我的好朋友美林。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院长鲁晓波
鲁晓波
我今天观看了两个展览,有很多艺术作品是全新的创作,这是我有生以来一天参加两次这么盛大的艺术展览的开幕,而且确实震撼人心,我想每一个莅临现场的观众,都会感到非常震撼。
我想韩美林先生的艺术就是来自于他的大爱之心,源自于他对中华文明历史深厚的积淀,源自于对艺术的追求,而且他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发自内心真实的情感,对这片土地、生态有深远的影响。
韩美林先生是当代大师的风范到了自由境界,我们仔细研究发现很多艺术是源自于对中华文明传统非常深的认知。
韩美林大师是“根治于本土,博采众长”的典范。这么丰富的艺术作品,他对美的追求,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是最根本的。我们看到他这么多丰富的艺术形式不择手段,任何形式、任何材料都可以作为他的艺术媒介。我觉得他是一个完全自由和开放的状态。
韩先生说文化创作要从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和大众生活中吸取养分寻找灵感,这对于我们艺术教育者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我们必须坚守的。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主席王石
王石
我对艺术不大懂,但是我非常荣幸担任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的理事,我从韩老师身上习得了什么?一个人突破性的成长有三个条件必须要具备:一、好奇,这个我有。二、好奇是越早越好,比如说儿童的时候、少年的时候,年纪越大越难,很可惜我被邀请加入韩美林艺术基金会时已经60岁了。三、导师,我就是年纪大了一点,但是有一位导师。
我从韩老师身上看到了他对艺术的精神和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我和韩老师认识很长时间,实际上韩老师是几次从急救室抢救出来的,心脏是进行复苏过的,他还有这么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我觉得在大艺术家身上不仅仅是韩老师身上,还有冯骥才身上也感受到,这种大艺术家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面对未来如何让我们的民族艺术修养和滋养,修养和滋养就是在传统中传承,再反过来拥抱这个世界。21世纪东西方的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形成共识,显然在这个场面是拥抱未来、拥抱世界。我在韩老师身上看到了,当代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合起来,东西方结合起来,韩老师是走在前面的,他“改良”着我。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
万捷
我跟韩美林是忘年交,参加过无数的展览、论坛和活动。韩老师对深圳的艺术贡献也是最大的。
我觉得人挺“健忘”的,人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但是艺术是永恒的。艺术家跟发明家一样,创造了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通过作品或者是使用让人永远记住。真正的艺术,如同德国人这一句话“艺术抵抗遗忘”。
韩老师的作品让我们记住,韩老师不仅创造了作品,而且有伟大的公益之心,把所有的作品捐献给了社会,现在馆一天天在扩大,作品也越来越多。韩老师的作品,实际本身就是对于我们一个很系统的美育的教育。深圳改革开放40年了,未来40年一定是文化和艺术充满更多的内涵,只有很深厚的文化和艺术才能使深圳未来的科技、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发展。韩老师把这些东西给深圳送来了。
今天韩老师说感谢深圳给我办这两个展,不,是深圳市民感谢韩老师,我代表一个深圳市民向您致敬。
为了艺术的力量就需要保护艺术力量的人,如果没有周建萍,就很难有四地的韩美林艺术馆。
韩老师永远是快乐的,永远给人能量,他的作品给我们能量,他的精神也给我们能量。85岁的他,到深圳布展、讲话,亲自给人解说这个展览,只有这样有毅力的人才能在作品中体现他的力量。
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韩美林全球巡展”总策展人
赵力
众所周知,艺术创作、艺术家的生命经验和生活体验密不可分,此外很多艺术家艺术创作的转向也往往跟生命经验和艺术体验密切相关。
这几年,由于策展的关系我与韩美林先生有了很多的接触,韩美林先生总是谈到艺术大篷车,谈到大篷车时就眉飞色舞。稍后我才慢慢理解他的话,艺术家扎根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扎根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他创作的基础是脚踏实地地探索生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才是永恒的。他的大篷车,就是文化扶贫和艺术采风。
艺术通过大篷车的方式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传播的方式,是一种社会美育的方式。我能够感受到韩美林先生的艺术观点,强调了艺术本身也强调了艺术的教育功能以及通过艺术的方式,形成向下植根和向上提升这两种双向的互动。
艺术的力量就是美育人心,人心变则风俗变。
Jonas Stampe
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资深研究员
Jonas Stampe
韩美林老师给人一种感觉浑身带着一种善良的气质,使人愿意团结在他的周围。这是只能体验并感受到的东西,它是一种能量和灵气。他不仅能传给人一种积极的能量,同时可以让我们看到艺术本身代表的人品和性格。对于韩美林老师而言,人一直是很重要的主题,无论职位高低,你是保安、助手、清洁工、不知名的访客、干部还是馆长。每个人都很重要,韩美林一视同仁。
他对他人的态度不仅充分反映了深刻的人性,同时也表现出来了对个人集体以及手足之情的尊重和理解。我始终相信这种对他人的这种尊重和理解源于韩美林对生活以及艺术本身更加详尽和深刻的理解。
韩美林老师可以通过作品中的力量激发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力。他运用了不同的主题,让所有人都有共鸣感,比如说他通过绘画、书法、雕塑、浮雕、版画、摄影和陶瓷设计等众多艺术媒介,他有时候还会设计一些标志或者是出书,所有的媒介都是他可以用来表达想法的。
我们能够感受到韩美林老师表达的是永远直面任何挑战。就像本次展览著名的策展人赵力所说的那样:“韩美林的世界是包容而和谐的,既重视创新又重视传统。”我觉得这一点说得特别正确,特别是包容,和谐,创新和传统是韩美林艺术作品中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他俘获大众之心的关键品质。
我们每个人看完之后都会理解十二生肖与相关,比如我,我是蛇年出生,我的妻子和岳父都是在猪年出生。生肖引发的思想、认同、期望、观念和想象力触动了数千年来的每个人的心。这是几千年来都是一样的,这些生肖或者是这些图形都非常受欢迎,它并不是诸如玛丽莲·梦露或猫王之类的大众媒体的偶像,也不是安迪·沃霍尔和罗伊·利希滕斯坦很快就会过时的漫画书。
韩美林老师的作品超越了线性时间,还有一些作品是来自于数千年前的传统元素,我们相信这些是完美整合在了中国特色的波普艺术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样有效。生肖是统一了时代并且永远不会过时的图像,否则在我们这个无聊的数字时代,过时常常是传统艺术的命运。与线性绝对相反,这是一种谈论空间、时间和过程的图像,以同时性连接了各个时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
陈履生
艺术没有建造巨大历史建筑的力量,却是这个建筑内部不可缺少的软装。正如同屈原所看到的楚先王庙内的壁画一样,虽然没有建筑的巍峨,却有着“成教化,助人伦”的力量。
艺术没有建造金字塔那样众多的劳力,却有着设计建造金字塔的图纸。
艺术不能移山填谷,但是,能用特有的方式记录这排山倒海的力量,并使其传之久远。
艺术不能像火箭那样瞬间刺破天穹,而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滋养心田。
艺术不像高铁那样极速的穿行而过,却像“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样,余音不绝,绕梁三日。
艺术不能万吨水压机那样以巨大的力量来改变其他硬质材料的物理空间和体形,却以水滴石穿表现出审美的持之以恒。
艺术不能改朝换代,但改朝换代却离不开艺术,是战场上的投枪和匕首。
艺术不是一座看得见的巨型机器,却是这一巨型机器上不容易被人发现的齿轮和螺丝钉,有其独有的作用。去之不能,少之不得。
艺术没有产业更替的推动力量,却有着维系其百年、千年传承的内在动力系统。
艺术的力量是推动人文发展的历经千年的教化,是审美的传承。如同东汉王延寿所看到的鲁灵光殿壁画中的“图绘天地,品类群生”,既是现实中的“借鉴贤愚”,又是社会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镜鉴。
艺术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在数以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有无数的影响后世的艺术作品,为了它们的传承与分享,世界上建造了无数的博物馆、歌剧院等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艺术能够代代相传,并为世代人所享用。
艺术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卢浮宫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每年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超过800万的人来此观瞻,而其中有超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是来自中国的观众。而《最后的晚餐》在那不大的教堂中,同样吸引了无数人的朝拜。
艺术的力量是一己之力。齐白石不经意间造就了后世的当代产业集团,收藏、拍卖、造假、鉴定、研究、出版等等。韩美林何尝不是,同样是以一己之力造就了他的艺术王国。
今天在艺术推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艺术的力量更是表现出超乎寻常。法国政府在朗斯用建造卢浮宫分馆来挽救一座没落的矿山城市。韩美林的艺术力量是以其艺术的成就而有了四地的四座韩美林艺术馆,与当地的社会发展融合到了一起,成为城市中的文化地标。
韩美林的艺术力量是艺术大篷车的动力,是巡展的年复一年,是从国内走到国外。
韩美林的艺术力量是一以贯之,是经久不息,是老当益壮。
(图、文:韩美林艺术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