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染服系教授李当岐、副教授贾玺增参加2021首届“国丝服饰论坛”并演讲
2021.04.27

20210427jiaxizeng

2021年4月23日,中国丝绸博物馆召开首届国丝服饰论坛,本届论坛以“服饰史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分为主旨报告、考古与民族服饰研究、近现代服饰研究、服饰史在今天等四个版块,来自全国的服饰史方面的专家学者做了深入、详细的报告。论坛研讨会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和党总支副书记周旸主持。

周旸

主旨报告

包铭新

东华大学教授

主题:中国服装史研究的范畴和方法一一回顾、现状和展望

中国服装史的研究开始甚早,可以说古已有之。古代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于服饰制度和礼仪服饰,又可以进一步分成三个方面。中国古代社会把车舆服饰制度视作国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者是历代统治者用以取得政权正当性和国家治理的手段。所以,一、新政权建立之初,必须召集熟谙历代制度之学者(以儒生为主)参照前代制度服饰,释以阴阳五行之理论,设计制定新的制度。二、新朝稳定后,又会立即组织饱学之士,撰写前朝历史。其成果便是正史,其中都含有服装史内容。特别是东汉永平二年(59)以来,各代正史中都列入了舆服志(或称车服志、礼仪志和仪卫志等)的专门篇章。三、唐以来各代政书(如十通、会要、会典)和其他典章、类书中对上述服装史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和编纂,并以图相佐。四、各种史书中对服饰相关内容的注释以及后世相关的辞书中也包含有服装史研究的内容。五、后人对史书中与服饰相关内容的考证训诂的专著。

现代学者的中国服装史研究当以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1)为里程碑或分水岭。在此之前的零星研究,或将服装史仅作为其研究内容之一部分(如宿白之《白沙宋墓》),或题材较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如王宇清的《历代妇女袍服考实》)。沈从文自己多年致力于染织服饰史研究,早期也有颇多相关专题研究的成果发表。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的一些考古报告,其内容对八十年代服装史研究,起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紧随沈从文此书之后的服装史研究,多带有较浓之通史色彩,且涵盖面广,篇幅亦巨。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囿以文献,变为更加关注实物、图像。九十年代后,各种服装史专题研究成果明显增加。在世纪之交,图像学研究的材料和方法在服装史研究领域得到空前的重视和运用。

同时,随着更多高等院校师生的加入,服装史研究的范畴不断地扩展,研究者的视野更为国际化,并进一步融入现代学术规范和引入更多领域的研究方法。

李当岐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教授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原主席

主题:中西比较,探幽索隐一一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服装史

中国和西方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其服饰文化也呈现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和形态特征。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和西方的服装史,可更加清晰地发见各自的文化属性和深层原由。比如对于服装社会功能的认知和表达,对于人的形体的显露和肌肤的裸露以及性别特征的表达,裁剪方式所体现的文化观,衣襟左右朝向的讲究,固定衣服的带子、饰针、扣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等,中西方都显示着各自的智慧和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挖掘和探究。

刘瑞璞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题:割幅成器

中国古代服装史就像汉字一样渊远流长没有断裂,是一部如同象形文字结构的“割幅成器”结构史。学界通常视此为一种匠作现象,无学术可言,且多从“古者深衣,盖有制度”的礼乐宗法去寻找答案,或以“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一年十二个月)的天相索案,以提升学术价值。通过古代服装“制术”文献和实物考古的结构梳理,发现“割幅成器”既不是礼乐宗法,更不是“天相学”,甚至不是古代“术规”。北大藏秦简《制衣》释读给出了答案,以交窬记述“割幅成器”的原理,表明书同文,车同轨之外还有“幅成衣”,这些“标准化”证明了“秦律”的国家意志,显然并不是秦人所创,而是继承了先秦已有的传统,秦成立制而影响后世,直至明清,甚至隐藏在旗袍结构之中。值得研究的是“割幅成器”非仅汉统,今天的西南民族传统服装甚至藏袍古法结构以活化石的方式保存着。“十字型平面结构的中华系统”正是割幅成器的结果,就像汉字一样成为民族自觉的宗法符号,民族意志,初心却与此无关而来自一个普世的动机?

考古与民族服饰研究

赵丰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

中国博物馆协会服装博物馆专委会主任

主题:从服装史出发的织物史研究

在纺织业的分工细化之前,服装的制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就从面料的纺织开始。服装的款式是面料织造的目标,而面料织造则是服装制作的前提。在一个家庭或是小规模生产的作坊里,这里的前后关系一定非常密切。也就是说,要研究服装史可能离不开纺织史,而研究纺织史也离不开服装史。所以在服装史的研究中,也有不少人非常关注纺织史。本讲座梳理已有织物面料与服装款式关系的研究情况,并介绍营盘M15出土西域红地石榴牛羊人物纹罽、三件唐代红地联珠对鸟纹锦服饰、以及一组辽代服装和面料等实例,来探讨服装史出发的织物史研究及其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关系。

贺阳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

主题:民族服饰中的“情与理”

为了在日渐西化的语境中不迷失我们自己的文化来源、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走向田野、向传统学习是重要的途径。通过对传统服饰设计程序与制作方法的调研,感悟到传统制衣的程序设计即是中国造物思想最重要的体现,同时更是一种恒定有效、务实可靠的设计方法,道与器由此合二为一。形式、风格的形成不仅与文化习俗相关,更依附于具体的工具、材料以及使用工具与材料的具体过程与方法,其中有情、有理、有节,蕴含着中国传统造物中“节用”与“慎术”的思想,技艺背后的智慧与情感,体现着先人的远见与慈悲,在这一层面上,传统服制的道器之论又延展到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当代设计语境之中。

王淑娟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

主题:文物修复与服饰史研究

服饰修复建立在文物实体之上,是与服饰本体密切接触的过程,也是服饰史研究的过程。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专业人员在考古纺织服饰修复过程中已开展了服饰史的研究,并对其起到了推动作用。近20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在长期的服饰修复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对纤维品种、织物颜色、织物品种、服装形制及缝制工艺等以实物载体为目标分析对象的服饰史研究方式,以及为达成修复目的而采用的文献学、图像学等研究方法。本报告以甘肃花海毕家滩和敦煌莫高窟出土服饰的修复实例来说明服饰修复与服饰史研究互为促进的关系,且服饰史研究是服饰修复的必要条件,并提出在修复中服饰史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近现代服饰研究

龚建培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主题:民国服装史研究的现状、向度与范式

运用文献学、学术史研究的方法,对20年来民国服饰史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检索、梳理,通过对学科发展脉络、范式演变的宏观和微观考察,概述了通史、断代史、门类史及相关文献研究中学者、机构等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目前民国服装史研究中主要的关键词、主题分布、研究特色、方法途径以及存在的批判性、反思性、系统性研究明显不足等问题,阐述了民国服饰史研究的基本发展脉络、存在的缺失,为推进民国服饰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及研究新向度、新范式的构建,提供了方法、途径的参考与借鉴。

崔荣荣

江南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主任

主题:新视域下文化阐释:传统服饰文化传承脉络与理论建构

传统服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相关文化遗产更是不可再生的优秀文化资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民族个性。1949年以来,学界有关传统服饰文化、知识谱系及文明遗产符号等研究成果大量产出。基于此,研究拟从文化“体系与传承”“阐释与视域”“理论与再构”三个视角出发,首先从“物”与“非物”的层面系统构建传统服饰文化构成与传承体系;其次从历史演变、民族特色、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及时尚创新等视角梳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从艺术考古实证、服饰民族学、艺术人类学、文化经济学、中国时尚理论等新视域开展文化阐释工作依然欠缺;最后立足新时代背景,重点探讨今后中国服饰非遗传承发展的新范式、国家文化符号构建的再阐释、文明互鉴下中国形象的再传播以及生活方式视域下中华特色“衣文明”的构建等,初步建构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脉络与理论体系。

卞向阳

东华大学教授,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

主题:关于当代中国服饰研究

自1979年以来40年间,中国的服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代中国服饰正在逐渐成为服饰史研究的关注对象。本讲座首先对已有相关成果加以回顾,然后分别讨论当代服装史研究的类型、主题、内容、方法、途径,对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和展览也有所兼顾,以梳理1978年以来的当代服饰史研究的发展脉络,并对未来的研究走向提出思考与展望。

郑巨欣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主题:日本近现代服饰设计史研究一瞥——以五种日文著作为视角

作为一门系统学问的服饰设计往往跨越国界,而与物质文化的服饰史研究不同的是这里博观约取五种日文著作为视角。通过阅读发现,《历世服饰考》(1893年)绳先启后确立起了服饰研究援据博综的风范;《旧仪装饰的十六图谱》(1903年)结合空间的服饰古礼图谱化赋予了研究以非文字的视觉意义;《设计师的诞生——近代日本的图案家们》(1962年)探讨了二十世纪初那些被称为图案家的进步设计思想;《西洋服装史》(1975年)将服饰史展作为一种服饰设计参考推动了教学普及与研究的结合;《王朝盛饰》(1981年)凸显了从古典到创物的服饰色彩设计演绎。五种著作同时反映出日本近现代服饰设计学术史研究的五种方法。

服饰史在今天

贾玺增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副教授

主题: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服装史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教材建设

通过对“中国服装史”教学内容的深入探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服装的礼仪制度、历史演变,并对中国历代服装的结构和具体的剪裁、缝制方式进行研究,从工艺技术层面揭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在特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教学内容中融合“中国纹样史”和“基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创新设计”的教学内容,通过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统纹样艺术的系统研究,理解中国古人通过服饰进行文化构建的形式法则,汲取传统文化内涵、服装形制和审美范式,融合当代艺术造型语言,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做出随时代、随社会、随生活的创新设计。

陈诗宇

《汉声》杂志编辑

北京服装学院汉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题:真实与银幕——近年服饰史研究、复原与影视呈现

由于特殊的表演艺术需求以及客观条件限制,传统的戏曲舞台服饰不太讲究历史服饰“真实”,而以明制为基础进行艺术夸张、程式化设计成一套通用形式。近现代影视服饰设计中,很长一段时间依然延续了戏曲设计的若干思路,重视觉装饰、角色识别,而忽视历史差异。随着现代银幕表演呈现形式手段的升级改变,影视服饰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反映历史原貌提供更强的历史再现沉浸感,近年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评判标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现代服饰史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影视创作提供参照,也是服饰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之一。早期周锡保先生编写《中国古代服饰史》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便是希望舞台美术专业人员可以得以具备历史服饰专业知识。与此同时,观众认知的普遍提高,需求的提升,以及相关研究者、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也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变化。本文就以近年参与的若干影视、节目为例,探讨这一转变的发生。

董进

独立学者

主题:服饰史研究及服饰文物展对当代传统服饰回归运动的影响——以“明制”传统服饰为例

近年来,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服饰回归运动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热点之一,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学术界尚未直接参与其中,但中国服饰史研究的成果、服饰文物的展示以及相关资料的公布出版等,都对传统服饰回归运动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明制”传统服饰在这方面尤其具有代表性。随着传统服饰爱好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和相关产业的兴起,不同群体对服饰知识的需求也必将对未来中国服饰史研究的内容与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圆桌会议

4月24日上午,论坛召开圆桌会议,由赵丰馆长主持。与会专家就服饰史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任务展开讨论,对如何进行服饰方面的研究及论坛的运行提出了建议。

提供:染服系副教授 贾玺增

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 2024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

100084

© 2024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