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系教授李睦(左二)在沙龙现场
2021年6月25日,清华大学第十六期文科沙龙“清华人文:美育·人格”于教师发展中心举办。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教授李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高瑾、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陈曦等嘉宾,应邀参与讨论。沙龙由法学院副教授、文科处副处长刘晗主持,现场30余名观众与线上近16000名观众,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素来珍视美育促使人格平衡发展的天然品性。进入新时代,美育更是被提升到与科教同等重要的地位。如何以美育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德厚人格,是清华大学“人文日新”理念与时代需求的碰撞。本期沙龙即着眼于此,聚焦“大美育”对“更人文”的塑造,从时代生活对美育的呼唤论起,剖析形式与内容之于美育的一体两面,在追问大学之美育使命的过程中,交流讨论了体验与感知、融合与跨越对于构建美育体系的独特作用。
01 自觉与自省:美育之复兴
18世纪末,弗里德里希·席勒提出了对“美育”概念的近代理解,认为美育是修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偏枯的唯一途径。同样以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为出发点,李睦指出,现代社会为物质诉求提供的满足感,恰恰激发了人的两面性,推动人们转向对精神诉求的追逐。这种自觉,是审美教育重获生机的根源。高瑾进一步阐明,商业浪潮的卷席带来了诸多对美的曲解,对美育的迫切呼唤,是我们试图反抗资本侵蚀的努力。陈曦补充道,世界多元文化的蓬勃,也在冥冥之中混淆了美的标准,引导学生形成对美的合理认知,亦即美育的价值所在。
李睦由此展开,强调美的标准应该具备反映共性的、阶段性的认知的属性,这离不开对个性的启发,也需要不同观点彼此交锋。在共性到个性、个性到共性的纠缠过程中,帮助学生塑造起审美判断能力,是清华美育正在践行的事业。当然,这并不否定美的多样性。高瑾以罗斯金对哥特式建筑的赞扬为例,摹画出在建筑装饰过程中,激活工匠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李睦在沙龙现场
02 形式与内容:美育的“灵”与“肉”
形式与内容,是艺术作品实现表达功能时不可回避的范畴。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艺术在于形式与质料的完美结合”。因此,在探索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美术、音乐还是文学,都需要斟酌两者的关系,以达成整体的平衡。
李睦认为,当前在美术领域内出现了脱离形式、只谈内容的现象。人们在观赏一幅绘画作品时,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作品背后的故事上——是不是有故事、是不是他了解的那些故事、甚至是不是他喜欢的那些故事,却不考虑构成这个故事的形线、明暗和色彩,陷入马克·肖勒笔下只谈内容本身是在“谈论经验”的困境。
以主观感觉为中心,也是陈曦在弦乐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存在的通病。学生对“我认为”的过度放大,会模糊创作与演奏的边界,忽视赋予曲目生命的时代背景、自然背景与作曲家背景。因此,美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以练习、以思考、以沉淀,才能实现对人格与社会的塑造。
高瑾指出,文学遇到的问题是截然相反的。对叙事语言的沉溺,导致人们缺乏对作者思想的探索,也遮蔽了特定情境下历史背景的影响。例如,歌词改编自爱尔兰诗人叶芝同名诗歌的民谣歌曲《当你老了》,时常被用来表达对垂垂老矣的伴侣经久不息的感情。然而,诗作的本意却满溢着爱情逝去的哀伤。这种“误读”,应当成为驱动我们挖掘形式背后之内容的力量。
高瑾在沙龙现场
03 鼓励与唤醒:大学之使命
谈及大学之于审美教育的意义,三位嘉宾给出了异曲同工的答案。
陈曦强调了美育的延时特征,认为幼时的熏陶是宝贵的播种,大学的关键在于营造出鼓励的氛围。这种环境的影响在中外学生的对比之间尤为清晰:托福满分的中国学生可能羞于口语表达,外国友人却拥有大胆展示自己的勇气。陈曦认为,多数人儿时都有过接触美学的经历,放任那些体验自由生长,就是大学能为美育刻画的注脚。
李睦将大学的这种使命视为“唤醒”。脱离灌输教育的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我塑造的空间,是重拾因种种原因而“中断”的、对审美追求的契机。这是非功利教育的回归,不执着于确定性或结论性的推演,而是跟随灵魂深处的好奇,寻找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是百年清华从未遗失的品格,是“人文日新”在代代清华学子间的无声传承。
高瑾援引了蔡元培于《以美育代宗教说》中提出的观点,认为美学教育能够实现与宗教规训类似的功能,陶养人类的道德精神,使人超越“人我之见”,渐灭“利己损人之思念”。高瑾指出,清华的美育传统亦包含着类似的理念,高投入的通识课程即是清华不断拓宽美育多样性的有力见证。
陈曦在沙龙现场
04 体验与感知:美育之津梁
于美育实践而言,或许很难找到捷径。唯有真诚的体验与感知,才能称得上美育与人格之间的津梁。
文字是人类最熟悉的工具,然而文学却并非能够轻易踏足的领域。高瑾认为,这与敬畏感的丧失有关,相反,美术或音乐的专业门槛发挥了“先声夺人”的作用,缔造出陌生与熟悉之间的新可能。李睦进而指出,心态是美育与收获之间调解因素,如果抱着感受未知事物的心态出发,不管走了多远,都会满载而归。陈曦由此转向对“快时代”的思考,在他看来,如今人们对“都要”的渴望,反而导致其与“真正的美”渐行渐远。
陈曦谈起一项关于欧美古典音乐听众群体的社会调查,不管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2010年,古典音乐的主要听众都是45岁左右的中年人。他认为,这正是体验与感知于审美之媒介作用的体现。李睦和陈曦分别以写意与工笔对阅历的要求、纸质书与电子书的阅读体验作类比,表达了对这一观点的认同。
陈曦现场演奏
05 融合与跨越:美育之伊甸
活动末尾,嘉宾们还讨论了美育与交叉学科之间的关系。
李睦将之归结为“触类旁通”。他回忆起自己初次大学素描课上,因老师讲述人物背景而快速完成石膏临摹的经历,他相信,那些或来自文学、或来自音乐的冲击,往往有助于突破自身专业的局限性,结出令人惊喜的果实。陈曦也认为,美术与文学的发展,始终引领着音乐的创作。例如,德彪西的音乐灵感源于画家莫奈的《大海》,贝多芬的《欢乐颂》则颇受诗人席勒同名诗作的启发。高瑾亦作出畅想,倘若能够超越现代学科的藩篱,从不同视角聚焦问题,或许建立更为系统的美育观念,便也指日可待了。
合影
提供|董琦圆
摘编自清华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