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相遇的哲学:唐林涛副教授为广东工业大学“729设计讲坛”举办讲座“现象学取径的设计方法论”
2022.05.07

海报

2022年3月31日,应广东工业大学“729设计讲坛”之邀, 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唐林涛副教授举办题为“现象学取径的设计方法论”的专业讲座。

讲座由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张黎副院长主持,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胡飞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炳学教授等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讲座的主题讨论,在线听课人数超500人。

唐林涛副教授将“设计方法论发展的历史、两代设计方法论的差异、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用户研究的可能与不可能”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本讲座知识脉络中的上文,随后介绍了现象学的几个核心概念及其与设计学的联结,并通过一些设计案例,呈现出了现象学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论取径的活力与价值。

他谈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研究大多是将人看作为“被研究的对象”,而非因情境变化而变化的能动个体。这样的“用户研究”或者“消费者痛点发掘”都是笛卡尔式的“主体(设计师)去认识客体(用户/消费者)”。然而,人是一种“不确定”的存在,其能动是随机的、偶然的、模糊的、瞬逝的。与其研究变动不居的“人性”,不如去探究人及其外部世界之间的动态关系,也就是“现象”。现象学的思想主旨就在于恢复主体主观解释世界的能力,从而推翻实证主义对思维形式的垄断,其目的在于重现“人与世界的亲密关系”。现象学取径的研究不去统计、分析、断定,而是“描述经验”与“理解主体”。

唐林涛副教授总结了五种取径的设计方法论,分别将其命名为“塑造、引诱、组织、劝诫、相遇”。现象学取径的设计方法论是“相遇的哲学”,也就是主张设计师与用户应该建立起马丁.布伯所倡导的“我与你”的关系:“我”有“我自己”的感性经验与默会知识;“我”设计“物”,将“我”理解的“何为良好生活”注入于“此物”之中。当“你”看见、体验、使用“此物”之时,“你”也同时与“我”相遇了。“我”与“你”相遇于当下的“此物”;“我们”达成了“主体间的共识与互识”;“我们”的经验、意义与价值聚集于此物;“我们”的存在合一于此物。现象学取径的设计师仅仅具有一种“弱伦理责任”。“我”不塑造、引诱、组织、劝诫“你”;“我”只是期待着与“你”相遇。“我”通过设计寻找着“我”的价值社区之内的“遥远的邻居”。

讲座的最后,唐林涛强调了五种取径之间的关系不该是“非此即彼”,而应是“兼收并蓄”。设计师应依问题的差异,“取”不同之“径”。本讲座的目的旨在开启设计方法论的现象学取径,并邀请更多感兴趣的学者、设计师“相遇”在这条路上。


图、文:工业设计系 唐林涛副教授

© 2024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

100084

© 2024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