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首先,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研究探讨生活的“隐性结构”,设计学的设计实践是生活方式物化的“显性表现”。就像生命科学通过DNA掌握生物遗传代码一样,通过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可以探讨设计的规律。其次,生活方式研究应成为设计学理论架构和设计实践的重要基础,设计学科将逐渐构建生活方式与设计理论、设计实践相关的评价模式。再次,引入生活方式研究的设计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应在自身艺术审美经验基础上,加入实证主义方法,并将大数据作为重要工具之一,构建“感知+实证”的研究范式。最后,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超前发展,生活方式研究特别是对将来时间节点(1至50年内)生活方式研究的滞后所带来的“认知盲区”,将影响人们对将来社会、经济、教育、伦理以至设计等一系列问题的预期与判断。因此应加大研究力度,求解生活方式与科技进步在将来时间节点的新平衡。
关键词:生活方式与设计 将来生活方式 “感知+实证”研究范式
生活方式又可被解读为“生活哲学”。生活方式在学术领域被划归于哲学与社会学科,但由于其复杂性与多学科交叉特征,在当代几乎被所有研究领域关注。特别是其对设计学科的基础与引领作用,使得生活方式研究成为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的关键“隐性结构”或DNA代码。
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始于19世纪的欧洲,最早提出生活方式概念的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但在中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由于政治环境影响,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在学术界被列为禁区。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将衣、食、住、行标志放置于学院新建教学楼入口顶端,昭示其以设计探究生活方式的办学理念,使该学院成为当时全国美术院校中最具现代意识的学府。而在北京长安街另一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以费孝通、于光远为代表的学者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也悄然启动。至今,学术界对生活方式的研究成为以社会学为主、多学科交叉探讨的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本文探讨的重点是生活方式对设计学理论与设计实践应用的影响,以及探究设计学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范式。
一、生活方式的“隐性结构”与设计的“显性表现”
(一)生活方式的广义与狭义解读
关于生活方式的定义,中国学者冒君刚在1986年提出:“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社会、民族、阶级、阶层中的人群为满足生活需要,在一定的人生观念支配下,在各种生活领域进行实践活动的行为习惯的基本特征。”①美国学者迈克尔·E·索贝尔认为:“生活方式由表面性行为所组成,这些行为可被观察或从观察中导出。”②从社会心理学范畴出发,学者Feldman和Thielba(1971年)概括了生活方式的几个特点:生活方式是一种覆盖生活各个方面的群体现象;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受到他所在社会群体及其与其他人之间关系的影响,使其在行为上表现出连贯性;当知道一个人在生活的一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就可以推断他在其他方面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在不同社会人群中表现出差异,社会变迁会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③。
综上,学术界将生活方式研究界定在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生活方式涵盖与人类生存和生活相关的劳动、政治、宗教、精神、消费等方方面面;狭义生活方式主要指日常生活,包括家庭生活活动、闲暇生活与物质消费,简称为衣、食、住、行、闲。设计学与生活方式的全部研究均有关联,但与狭义生活方式的关联更加密切。
(二)生活方式:设计的DNA
有两位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内容。董鸿扬认为,从研究结构上看,生活方式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生活活动形式。卢元镇认为,生活方式涵盖五项主要内容: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和生活消费④。笔者从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角度对上述要素与内容进行了归类分析:按照生活方式要素分析,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是决定生活活动形式的“隐形在场”结构,生活活动形式是基础之上的表现形式。前两个要素是隐性的,后一个要素是显性的,前两个要素决定了后一个要素,设计正是在后一个要素中,即在生活活动形式中体现;从生活方式的五项内容分析,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也可以被理解成隐性内容,生活空间和生活消费是显性内容。前三个“结构”内容影响了后两个“表现”内容,设计是在生活空间和生活消费中的实践。
生活方式与设计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人连接起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联关系。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研究是在多学科交叉探究下,以研究生活的规律(稳态结构)为主,而设计学是研究生活呈现的表象。因此,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表现方式,而生活方式是设计表象背后的“隐形在场”结构,是设计的DNA。
生活方式与设计从人类发展的开始便相生相长,可以说每一个生活方式都有其对应的设计形态伴生。历史上,人类对居住生活方式变革的强烈诉求导致的建筑围护结构设计进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约3000年前,在中国中原地区,人类居住方式由自然洞穴到平原地区的半穴居和早期地面建筑时期,出于改变生活地域、扩大生存空间的强烈生活方式变革意愿,人类通过不断尝试,发明了木骨泥墙这种最初级的建筑物围护结构技术,即以粗细不均的木棍埋入地面,木棍表面敷以拌草泥浆。这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建筑围护结构加上草叶屋盖,构成了最初的建筑。现在看来,极其简易的建筑技术形式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一次巨大的进步,人们开始在有“御风寒、避润湿”功能的人造空间中由原始时期的生活方式过渡到有村落、可定居的农业时期。木骨泥墙以及之后的土坯墙、版筑墙、砖墙(均以代表农耕文明的木、土、水、火为基本材料),支撑了人类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每一次变革都源于人们对生活方式改变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进步通过设计来反映并得以实现。1800年工业革命后,建筑围护结构继续创新发展。在对居住生活方式的进一步高标准需求拉动下,人类继续研发了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钢结构墙体、钢结构+玻璃幕墙等新技术。随着新技术被设计和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次次发生变化、革新。目前,全世界的建筑围护结构仍存在着从木骨泥墙到玻璃幕墙的多种形态,在这些墙体背后生存的人类,也呈现出多元和复杂并存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联关系,也证明了对生活方式的需求是带动设计进步的关键。人通过对环境与物质的设计,能够体现其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新的设计作品既源于对使用者之前生活状态的修正,也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模型。新的生活方式模型经过一段时间稳态的磨合,被产生新生活方式的需求再次覆盖。人类在旧有生活方式——设计创新——新的生活方式这一循环往复中迈向进步的台阶。当然,从生活方式进步的模型中,也可以看到科学技术进步是一个关键因素,其是设计反映生活方式进步的隐性结构中的主力军(图1)。
生活方式的“隐性结构”与设计的“显性表现”(作者绘制)
(三)设计是生活方式的“显性表现”
设计是通过对生活的调研、感悟,以及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加工,用形式语言加以表现形成的产品或作品。没有生活的需求与规范无法形成设计,设计以自身的功能与形态回应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生活方式依赖于设计,使其变成可被日常生活接纳之物。生活方式的隐性规则变身为设计的显性存在,任何设计作品中都带有生活方式的DNA印记。
设计通过人的使用,最终融入具体生活行为之中,它的表层功能是经济、美观、实用,深层功能是生活方式规律的体现,并通过自身表现影响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设计如果失去生活方式的引导和价值建构,其结果会使设计实践迷失在对外在形式与表面物欲的追求中。当设计在规定的时间阶段,以合适的方式恰当地转译生活方式的DNA时,就是“好”设计;当生活方式有所调整,而设计没有合辙地跟进时,会被称为“落后”的设计。所以,研究生活方式是做好设计实践的基础。
二、设计学研究的基础与支撑
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系并不是新关系,本文所说的“新”,是指将哲学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研究纳入设计学科研究与设计实践中,并成为设计学研究的理论支点这一新举措。
(一)从感性体悟到理性研究
当代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社会的实质是以生活为内在的核心结构,以生活需要为内驱力,在整体结构关系中的组织和个人互动所形成的动态复合体”⑤。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系可以追溯到生活与设计的历史源头,两者有着共生并存的关系。生活中没有设计就没有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缺乏生活的设计难以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由于设计学与生活方式研究在研究对象——“人的生活”这一目标上的一致性,对生活现实的调查、体会、感悟,一直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是设计学的基本准则。设计师启动设计程序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设计作品如何应用于生活”这一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在之后的设计过程中,生活始终都是设计师体会、感悟、升华设计思维的创作源泉。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漫长历史中,设计的这种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一直行之有效,为人类的生活创造了无数的作品或产品,大如城市、建筑、飞机、汽车等,小如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品。到了信息社会,沿用之前的生活现实调查、体会、感悟进而升华的设计工作方法,似乎难以跟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对生活的研究需要更加系统化、高效率的研究手段,而哲学社会学对生活方式研究的方法与成果正是设计学科当下需要所在。
(二)基础与支撑
生活方式研究对设计学科的启示表现在:第一,生活方式研究是在研究生活的规律,即生活的“隐性结构”。这一探讨生活深层规律的科学,很好地弥补了以往设计学对生活的探究表面化、肤浅化的弊端;第二,社会学已经形成系统性的方法论与研究成果,其方法论可以帮助设计学在研究方法上借鉴实施“感知+实证”的方法范式;第三,生活方式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成为设计学的借鉴与依据,在解析设计学科当代发展难题中,发挥其理论支撑和价值导向功能。
介入生活方式研究的设计学理论有待建设系统化架构:一是将生活方式研究纳入设计学的主流知识体系,或者开辟一门“生活方式设计学”分支学科,使生活方式研究进入设计学理论的核心地带;二是应用生活方式研究的综合交叉学科特征,对原有的设计学理论与实践进行重新梳理与分析,研究时间轴上的历史,以及现代与空间轴上各个地域、国家、民族的设计现象与生活方式的渊源关系,进而探讨未来生活方式与未来设计形态(图2)。
生活方式、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示意图(作者绘制)
三、感知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设计学研究新方法
在生活方式与设计的研究方法中,强调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必然的选择。艺术的一侧,以审美感知判断为主;科学的一侧,以实证学方法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为主。介入了生活方式的设计学研究方法,应在传统设计学审美经验方法中加入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即“感知+实证”研究范式。
(一)艺术审美感知方法
以往设计学对生活的探究是建立在审美感知基础上的。“审美”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的,其本意是“感性学”。“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而这完善也就是美。”审美“是可以经由感官察觉的实质东西,而非那些只能经由学习而得到的非物质、抽象之事物”⑥。可以说,审美经验是连接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体、生活与设计的桥梁。
审美经验建立在唯物主义哲学美学基础上,由现象学描述与还原、心理学分析、实用主义批判与解读等构成理论与实践线索。审美经验既有对抽象真理纯粹形而上的追问与探究,也有建立在对现实生活体悟式的阐述与提炼。设计需要通过审美经验和直觉描述体会美感和分析美感,它带给设计的是“一种心理感受,它有时涉及感性、有时涉及理性、有时涉及自然、有时涉及艺术、有时涉及感觉、有时涉及知识、有时涉及评价、有时涉及意愿,包含了无数的东西”⑦。
审美经验在带给设计实践包容性和设计灵感的同时,从研究角度也暴露出自身的弱点。比如,审美感知方法在涉及生活调研与分析时就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第一,多为定性描述,难以定量实证,致使分析缺乏说服力与公信力;第二,研究工具的局限性,基本以发放、回收“生活方式调查表”“生活方式自评量表”等问卷形式为主;第三,研究对象被试数量小,且大多数研究仅关注特定人群,如教师、学生、老人等,缺乏对社会人群全面的研究。这几项研究方法上的短板,正是实证研究和大数据工具可以发挥的长项。
(二)实证主义方法范式
学者祝帅在《实证主义对于设计研究的挑战》一文中指出:“相对于传统的人文——艺术学式的设计理论研究,把实证主义的方法引入到设计领域,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在设计生产各个环节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缩小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之间的鸿沟。对于设计研究领域而言,实证方法的引入将会是一场拉动学术转型的范式革命。”⑧
生活方式研究的实际应用需要有以量化为主的可操作研究方法。学者王雅林在《“生活论”研究范式的建构》一文中提到生活方式研究的四种具体方法:一是聚焦生活者个人的研究法;二是场景或事件过程的生活者互动考察法;三是体验研究法;四是东、西方研究方法的融通⑨。笔者从韩国国民大学2017年招生简章中看到,该校在博士研究生阶段设有生活方式设计学科,下设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空间环境设计、文化设计几个方向的研究室。根据在该校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学者介绍,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博士生研究方法是以对数百位不同国家受测试居民的家庭录像调查取证开始,再进行解读分析,进而综合研究的典型实证主义方法,即上文提到几种具体方法的综合应用。
当然,生活方式的量化研究不是简单的实证方法可以解读的,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研究与分析所采用的方法的复杂性。“社会不仅是结构化的世界,也是动态生成的世界,同样也是‘讲不清的世界’。”⑩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如果仅停留在对微观日常生活的观察与分析上,则只能采集到生活的表面现象,即匈牙利学者赫勒提到的“第一领域”现象,包括生活表象、生活习惯、生活场景(实用的、边界模糊的、例行化的、重复性的、习惯性的、低层面的);而对生活“第二领域”(精神的、自在性的、自由意志的、高层面的)探究仍需借助更多研究领域与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加以解读。
(三)应用大数据是预测生活方式的有效方法
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巨大,且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的时间内实现数据的收集、整理并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大数据的应用将给生活方式研究方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一方面,从生活角度收集的数据将呈现无限海量递增模式,数据的性质也将发生质的改变,从简单分析成果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研究的基础性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对生活方式大数据的深入分析,人类面临着通过挖掘大数据而得到预设之外新发现、创造难以预期的新价值机遇。
介入生活方式的设计研究所呈现的大数据具有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几种特征。由于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数据的采集主要由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构成,对此类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与应用面临着难度与挑战,且挑战与机遇并存。从一个现象中可以看到大数据带来的变化:在使用大数据之前,设计师是通过分析、整理、归纳,找到“类别”的特征进行设计;应用大数据之后,将是一种“打散”的方式,会有更多个性化、非类型的特色设计出现。
四、“将来”时间节点的生活方式与设计
(一)生活方式与科学技术进步
在上述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系中,有一个关键隐性因素是科学技术进步。至20世纪末,从宏观角度来看,生活方式与科技进步一直保持着相对良性的互动关系。生活方式的变化总体上是缓慢、富有节奏地进步,而科技进步无疑是促成生活方式在重要时间节点变化的主因。比如,建筑技术进步使3000年前的人类逐渐定居,进入农业文明;钢铁和石油科技使世界进入工业文明。这些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方式革新,经历了千年或百年的逐渐演变。但到了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而与之对应的,对将来时间节点(1至50年内)生活方式的研究似乎呈现愈来愈大的盲区,这一盲区将影响人们对将来社会、经济、教育、伦理等一系列与生活相关问题的预期与判断。因此,抓紧对科技进步追问下的生活方式研究、求解生活方式与科技进步在将来时间节点的新平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将来”时间节点生活方式是研究的关键
就目前而言,在历史、现代、未来的时间轴中,生活方式与设计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将来”(今后1至50年)这一现代之后、未来之前的时间节点上。因为当代前沿科学如互联网、物联网、生命科学、量子物理、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走在了“生活”之前。历史上,对生活方式研究的重点经常放在“事后”,也就是对发生过的生活方式形态进行历史研究,较少对将要发生的生活方式进行“事前”预测研究。这在历史上大多数时间是可以的,因为生活方式的变化既复杂又缓慢。科学技术介入生活方式引起的变化,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变化才能逐渐发生。但到了当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描绘将来几年到几十年内改变人类生活的场景,科学发展倒逼生活方式加速更迭,使人类本身和整个社会都难以适应。科学技术的超前发展、生活方式研究的滞后,使人们看不清今后几年或几十年由于科技的介入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重要变化,“将来”时期与科学技术的影响相对应的生活场景是什么状态,人们如何过日常生活,以及设计将呈现怎样的样貌等,这些问题亟待研究与回答。解读将来时间节点的生活方式,也就可以解读设计的DNA代码,使设计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获得基础与目标。
结语
21世纪伊始,随着人类社会开始由后工业时代向信息社会转型,许多学科开启了从理论体系到思维方式重构的征程。传统的设计学理论和实践方法已经显现出难以适应当代复杂问题的窘境与局限性,而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研究以其独特的理论品质和学术资源在研究人类“生活学”方面日益显现重要性。
生活方式研究将对设计学科从内容到形式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笔者认为:第一,有着“设计DNA”性质的生活方式研究对设计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设计学在当代的转型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活方式研究所提供的能量。第二,应尽快建设“生活方式设计学”分支学科,使生活方式研究进入设计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地带,成为设计学研究的新支点。目前对生活方式与设计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将来”(1至50年)时间节点上,因为前沿科学与技术的内容已经呈现,而在此时间段,生活和生活方式变迁带来的设计新面貌,有待深入研究并呈现结果。第三,介入生活方式的设计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引入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弥补原有设计研究中只应用艺术审美经验的缺失与不足,而大数据方法的介入是助力并延展实证法研究的重要工具。
注释:
①冒君刚.试论生活方式[J].社会学研究,1986(2):88.
②谢炜杨.互联网背景下城市QQ体育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③AaronAhuvia,阳翼.“生活方式” 研究综述:一个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8):32.
④符明秋.国内外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
⑤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的现时代意义——生活方式研究在我国开展30年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学评论,2013(1):22.
⑥⑦姚文放.“审美”概念的分析[J].求是学刊,2008(1):96.
⑧祝帅.实证主义对于设计研究的挑战[J].美术观察,2009(11):104.
⑨⑩王雅林.“生活论”研究范式的构建——日本社会学研究的启示[J].社会学评论,2015(4):19.
参考文献:
[1]毛德胜.半虚拟化生存——大数据时代的人际交往模式探析[J].新闻知识,2014(9).
[2]郝庭帅.当代社会生活的大数据化:困境与反思[J].社会发展研究,2014(3).
[3]吴焕文.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4]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J].社会学研究,1998(3).
本文发表在艺术教育杂志,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创意人才培训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A-04-(007)-0591],作者是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环艺系宋立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