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杂志总编/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
柳冠中教授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是要求我国在制造与科技上向成为工业设计强国、自主创新设计强国迈进,也是一个从传统文化价值社会向现代知识经济强国和科技文明社会转变的过程。对此,工业设计要先行,从消费文化到产业方式转变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促动力。
从设计技巧走向设计产业化
何谓设计?设计的目的并不是美化、更不是以追求时尚为目的,而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作为一种谐调各种社会关系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工业设计诞生于大生产的工业革命中,与生俱来就是协调“产品-制造、商品-流通、用品-使用、废品-回收”之间的矛盾,工业设计作为“生产关系”的角色,必须能在这4个子系统之间进行整合创新。工业设计作为“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向合理、健康的目的发展。
我们引进了“工业”,在满足我国大量需求基础上,对工业制成品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产业化”——需求研究、设计开发和市场机制、环境保护等方面不够重视,致使基础研究、设计创新和知识产权严重缺失。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工业设计在实现产业化上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
一是工业设计推广化阶段,也是以“促进工业设计职业化”为中心的阶段。近40年来,职业设计师主导着工业设计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设计机构,成为工业设计的主力军,其主要从业方式是“打游击”式的外观造型美化。“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认证”“工业设计机构资质认证”“示范基地”“设计服务人才从业能力培训及资格认定”等实施,将促使这支庞大的设计生力军尽快与国际设计水平比肩。
二是工业设计规模化、结构化阶段。步入新世纪,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已体现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规模化、结构化之中,工业设计进入以“构建工业设计行业结构”为中心的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发展需求”成为主导工业设计产业链的基础,制造业是工业设计的主战场。较为典型的是,设计公司从单纯“输血式”转型为进入与企业、行业主战场的“捆绑式”合作,协同打“阵地战”,共同研究开发“原创性”的产品设计和建立“行业型品牌战略”,这已开始成为我国工业设计结构性业态。据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不完全统计,全国设有工业设计中心的制造企业超过6000家;规模以上工业设计专业公司约8000家;全国设计创意类园区突破1000家,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园区超过50家;全国各地的工业设计行业协会63个,其中省级以上工业设计协会16个;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10家,22个省市认定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超过1300家;全国各地举办的设计周/节已有23个……我国工业设计已开始进入到制造业的全产业链中。
三是市场化阶段。近年来以“工业设计拉动为核心的产业创新”的阶段初显端倪。在市场化阶段中,“社会发展需求”主导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产学研商”为主力军的“大资本、大设计、大孵化”的服务型社会产业链——“研究设计开发营销服务”一体化的新型设计产业链机制形成。体验设计、服务经济的产业结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定义的“社会设计概念”,将在这一阶段萌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下的设计将重点探索“物品、过程、服务”中的“方式创新”——谋“事”,其研究具有广泛性和纵深性两个维度上的意义。工业设计将更多以整合性、集成性的“产业链”概念加以定义,“新产业”将是“主战场”。
从创新节点到全产业链创新的发展趋势看,数字化快速成型,智能开源设计,以及互联网对制造、销售、人才、投资等生产资料的公共分配,改变了以往制造企业主导的传统产业链模式,设计师和设计服务机构突出的创意和集成能力得以直接转化为面向市场的产业项目,每天都有设计创新者成为明星企业家,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无论是设计产业,还是产业设计,这样的趋势已经成为一股巨大的社会前进推动力量,这是时代的必然。
从企业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任何天才般的灵感,都不能改变一个企业,更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永久的光明。设计只有上升到企业创新管理的顶层架构,成为企业自身的创新体系,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和力量。工业设计不仅是灵感和图纸,而是全流程协同创新,是策略和过程,是企业整体对社会共同目标的追求和实施行动。
从设计公司的创新创业来看,越来越多的设计公司,正全力以赴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从材料到元器件、从技术到制造工艺、从需求到营售、从投资到管理、从产值到价值,这种全产业链的整合创新方式,在优秀龙头设计公司的开拓引领下,正成为日益成熟的主流设计创新模式,尤其在设计产业化趋势下,变得尤其重要。
四是战略化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发展需求”将主导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正在规划工业设计产业在国家层面上战略布局中的角色,在历次发布的政策中制定了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包括了目标、路线、组织、策略、方法和工具以及规划了设计教育、职业培训和人才梯队建设的规划:2006年国家政策首次正式提出发展工业设计,“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呈送的报告上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这一批示成为中央政府部门加速制定工业设计产业政策的重要节点;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工业设计”列入需要重点发展的7个服务业种类之一;2010年8月,工信部等11个国务院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明确了工业设计的产业地位,确定了我国工业设计现阶段的概念定义,勾画了工业设计的产业架构和行业体系,规划了到2020年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有力地开启了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加速发展的进程;201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这一导向的提出,为工业设计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再次从国家层面强调,进一步推动工业设计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工业设计对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作用;2015年,《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工业基础能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等内容中多次提出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工业设计在国民经济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7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印发了“关于《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工作指南》的通知”,正式启动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工作,鼓励建立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信部将在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中通过指导、培育和选拔,开展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认定工作。这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标志着我国工业设计的国家战略已开始与我国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开始。
从设计产业到产业设计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工业设计从起步到产业化,成绩斐然。同样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大国,而是加工型大国。所谓“制”意味着规范、标准、工艺、设备及流水线,“制”是人家的,“造”是我们的。以螺丝钉为例,目前我国能生产的国标最小型号M3,而M1螺丝钉现在还需要进口。事实上国内到处都有螺丝钉厂,而日本全国仅一家螺丝钉厂,所以人家能做得精益求精。这种在生产上追求“小而全”的特点,可视之为“小生产社会观念”,不懂得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互补合作,工业化社会的分工合作,其最大特征就是“我的优势是你不懂,你的优势是我不懂,这样才会有合作”。
过去我们都是沿着欧美方式走。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为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我们必须找到另一个系统,从这个系统里面找到我们的思路,这就是“中国方案”。
当前,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发展,互联网、大数据、3D 打印、虚拟现实等新思维新技术对整个产业生态圈、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带来深刻影响及颠覆性作用,工业设计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创新支撑作用愈加凸显。而工业设计服务模式已经从造型设计转向高端综合服务与体验设计;从视觉设计转向交互、过程设计;从面向个体的设计转向面向群体的社会化设计;从面向产品的设计转向面向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设计。
工业设计不再仅仅是体现创意的专业能力,设计专注于为制造业提供创意服务的时代已将成为过去,甚至将工业设计称为生产性服务业也明显不能表达今天的设计创新定位和能力,工业设计正在或者已经快速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力量的角色发挥着瞩目的重要作用。
工业设计不再囿于物品的专项设计,不再仅依附于“商业和技术”,以集成创新为核心的“分享型服务设计”提供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工业设计成为现代科技与艺术、经济与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统一,成为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成为工业时代的社会创新方法论。同时,中国产业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改革、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欠缺的不仅仅是集成高新技术的“物-商品”原创设计,政府应该推动的是以设计创新为抓手的“产品经济”——“物”设计到“产业链”——“事”的规划、从“产品”打造到“机制”策划的产业协同、集成创新的发展路线,同时,也是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中华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致全体设计的同行们:
“中国方案”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引下的设计将成为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
中国.北京
2019年元月
柳冠中
《设计》杂志2019-01下半月目录表 |
鲜锋发现 |
008 |
转角60’s |
008 |
山坡之家 |
009 |
街景画帆II |
009 |
京仕木地板展间 |
010 |
食,在自然 |
010 |
立新国小图书馆 |
011 |
供雾所 |
011 |
连接与对话——银川韩美林艺术馆 |
012 |
WOWMOON邀月杯 |
012 |
2017 记忆中心|禾集计划 |
013 |
昆虫印刷指南 |
013 |
数位物质的机器人空间组构 |
014 |
comicam T1儿童相机 |
014 |
援救飞毯 |
原创实践 |
016 |
华腾创客空间 |
020 |
湿地中的红砖塔 |
特别策划 |
023 |
设计力 铸重器 |
024 |
动车组高通用性共享工业化平台 |
028 |
高速双层坐席动车组 |
032 |
蓝鲸1号超深水双钻塔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
036 |
500kg级无人驾驶飞行平台 |
038 |
超重型泡沫消防车 |
040 |
阿波龙无人驾驶微循环电动巴士 |
042 |
C919飞机驾驶舱 |
044 |
长城汽车插电式混动豪华SUV |
046 |
小海鳐水下消费级无人机 |
048 |
模块化热成像相机 |
052 |
失能老人智能护理机器人 |
054 |
智能体测一体机 |
056 |
仿生机械手 |
058 |
一次性眼科手术刀 |
060 |
卡萨帝天成自由嵌入式冰箱 |
中国设计·大家谈 |
064 |
朱焘:改革开放中的中国设计 |
067 |
柳冠中:设计是协调者 要兼顾各方利益 |
069 |
王受之:设计的本质还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072 |
陈汗青:创新设计是知识网络时代的工业设计升级版 |
074 |
朱钟炎:设计行业必须了解社会和人群 |
078 |
许平:设计师要站在先进生产力的最前端 |
080 |
蔡军:设计师要思考如何整合资源 |
关注思考 |
082 |
2018金点设计奖反映7大趋势 社会关怀、绿色永续、AI人工智慧受瞩目 |
086 |
何颂飞:寻找中国的设计振兴之路 |
092 |
张绮曼:一个人,一部环艺设计史 |
096 |
江苏省泰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的探索研究 |
099 |
汉斯·瓦格纳坐具设计中的可持续设计特点 |
102 |
黔东南苗族服饰鱼纹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理论研究 |
105 |
基于设计思维的设计管理方法研究――设计管理方法论的 “五阶段模式”探究 |
108 |
基于老年人行为习惯的厨房设计研究 |
110 |
消费社会下的产品设计发展策略研究 |
113 |
生活方式与设计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
118 |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合理观察视角探析 |
121 |
《纹织物设计》课程翻转式教学研究 |
学研探索 |
123 |
产品外观同质化背景下传统意象造型的应用及实践研究 |
126 |
基于设计事理学的旅游衍生产品设计研究 |
130 |
基于自闭症儿童心理认知的玩具设计研究 |
132 |
基于HID理念的儿童智能电动牙刷设计 |
135 |
电动牙刷设计中的设计心理学研究 |
138 |
共生理念在小型犬陪伴类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
141 |
基于眼动追踪的无人机造型特征识别研究 |
141 |
“残缺”图形在环保主题海报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
144 |
基于多感官功能的户外广告交互设计 |
动态观察 |
146 |
“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148 |
设计科技“双线出击”,引领顺德产业创新高端发展 |
150 |
中国设计青年领袖峰会 | DDF·中国设计价值榜单启幕 |
152 |
第十四届(2018)光华龙腾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 |
154 |
2018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设计艺术博览会(设博会)在京举办 |
156 |
在新起点谋划中国设计新篇章——2018年中国设计红星奖颁奖典礼举行 |
160 |
环球视野 |
图、文:来源自《装饰》杂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