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共创共同的未来|第二届马约翰艺术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2024.11.03

2024年10月24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主题为“回到起点:艺术生态中的多元实践”的第二届马约翰艺术论坛在清华大学胜因院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共邀请15位学者嘉宾进行了一场接力式和马拉松式的演讲和分享,在胜因院金秋美景中本次论坛从午后持续到晚上,成为了一次学术、思想交流的独特风景线。

第二届马约翰艺术大展开幕现场

本届论坛举办的背景是2024年9月14日在厦门市海沧区金沙书院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厦门)马约翰艺术大展,本届马约翰艺术大展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主题,在延续首届主题“体美共育,健康未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呈现奥林匹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意义,推进奥林匹克的精神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二届马约翰艺术论坛以“回到起点:艺术生态中的多元实践”为主题,邀请来重要艺术类大学的青年学者参与讨论和分享,本次论坛嘉宾涵盖了中国年轻一代在艺术生态中实践的多元身份,他们既是大学的老师,承担美术教育工作,同时他们也是具有丰富社会艺术实践的策展人、批评家、美术馆从业者、艺术家,因此他们将紧密围绕个人多年来的策展、批评、研究、创作等多角度来阐发自己对于艺术生态的理解和看法。“回到起点”揭示了本次论坛的意义与价值,正因为本次嘉宾自身身份的多样性和共存,本次论坛在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举办,意味着从学院出发的艺术实践者回归到学院语境中的讨论和对话。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覃川 致辞

在本次论坛上,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覃川向参加论坛的嘉宾和观众致欢迎辞,并对论坛举办的积极意义予以了肯定。同时,覃川老师强调了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是在国际奥委会指导和支持下成立的,也是国内唯一把体育和艺术结合起来的学术机构,具有独特意义。随后,覃川老师进一步追溯了马约翰教授与清华的深厚渊源,同时阐发了他对于马约翰艺术大展在体育和美育建设上的价值与意义。最后,他向参加论坛的嘉宾予以再次欢迎,并期待中心能够持续性的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宿志鹏 致辞

本次论坛的策划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宿志鹏代表主办方向来宾致辞,宿志鹏介绍了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对已经举办两届的“中国马约翰艺术大展”以及出版工作进行了回顾和介绍,结合介绍再一次表达了他对马约翰精神的理解,也对于本次论坛策划予以阐述,此外他也向来宾发出号召,希望来宾能与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能够共建共同的未来。

覃川向青年学者颁发聘书

随后覃川向参加本届论坛的青年学者颁发了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聘书,并与来宾合影留念。

策展人、天津美术学院教师段少锋 主持论坛

本届论坛由策展人、天津美术学院教师段少锋主持,他介绍了本次论坛的构成情况,分为“策展&批评”和“创作&实践”两部分,并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参与嘉宾,随后本届论坛开启了接力式的主题演讲。

第一场“策展&批评”共有七位主题发言嘉宾,他们分别就自己近年来的学术研究、策展实践展开分享。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高宇 主题演讲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高宇以《狮子林桥跳水队与艺术的“园区主义”》为题进行了演讲分享,狮子林桥跳水队的行动,乃是直接介入和探讨了社会生活、重构了日常情境与节奏的“异轨”实践,本是活生生的公共艺术现场。然而,今天的都市文化艺术活动,日益受制于某种“园区主义”原则。越是沉浸于富有“艺术感”的都市主义生活景观,越会远离艺术的真实内核;越是贴近日常生活的艺术行动,越不符合后现代都市的消费和管理诉求。狮子林桥跳水队的落幕表明,都市空间乃是都市组织呈现自身并将其据为己有的场所。在景观消费、工具理性和功能主义原则的支配下,“游戏”的行动与“例外”的情境变得不再可能。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人马萧 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人马萧以《不起眼的美术史》为题介绍了近期写作和研究工作,马约翰先生是中国近代体育史的塑造者,是近代文化史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体育这一领域为中国的现代转型做出过贡献。由马约翰先生联想到中国近代美术史,许多他的同龄人也是抱持着同样的目的,只不过选择了美术作为终生的事业。除了我们熟悉的美术史上的名字,还有许多在地方,在中国文化基层单位奉献的人,也应该获得足够的重视。这种研究其实超出了传统的美术的范畴,是对地方近代社会史的一个梳理。

天津美术学院教师孟媛 主题演讲

天津美术学院教师孟媛以《作为艺术街景里的游荡者》为主题,以“游荡者”自喻,分享了她近年来在艺术及文化领域的多元探索和交流。她提到了从语言的交流方面,作为翻译者介入艺术领域,到作为编导推动文化传播项目;从跨学科的交流方面,作为学者进行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研究,在国内外参加研讨会与论坛活动;从国际艺术交流来看,她作为策展人参与组织国内外艺术展览,积极促进中外艺术家对话,并且近年来把目光转向了中韩艺术交流;从跨学院的交流来看,她参与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实践以美育赋能社会。她认为艺术交流也是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团结、进步、卓越、创新”的一种体现。

中央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彭玮 主题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彭玮以《公众连接:艺术的社会参与实践 ——以2 024艺术旌阳 “三驻计划” 为例》为题目,系统介绍了自己的策展实践,“2024艺术旌阳”经过三年深耕迈入美育基地建设元年,今年以“三驻计划”为着力点,涵盖“驻社区”“驻乡村”“驻校园”三大版块,助力推动旌阳美育模式的深化,“驻校园”深耕于德阳市旌阳区学校,成功落地区内首个“校园美术馆”和“校园音乐厅”;驻乡村”延续对旌阳公共艺术展的更新与再创,重塑室外艺术场域,提升户外互动体验;“驻社区”涵盖社区艺术实践美学项目与美育研学两大版块,特邀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课题组对旌阳美育的发展进行深入调研,为院地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在旌阳区多个社区与居民携手举办了社区文化展览和社区疗愈工作坊活动,为社区艺术氛围和居民认同感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薛天宠 主题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薛天宠以《策展切面-当代设计策展的未来角色》为题,演讲内容以当代设计策展的发展流变作为话题,概述设计展览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人文思潮、技术革新、社会议题等方面作出的独特视角的回应。展现出设计边界的拓展演变和与多学科协作的当代面貌,通过设计策展实践链接未来构想,重新审视功能、身份立场、科技迭代的话语转向。最后,视野回归于立足中国语境,构筑中国当代设计策展体系,力求推动设计博物馆机制、设计理论和批评的学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晨 主题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晨以《绘画作为“田径运动”》为题讲述了自己的研究,绘画作为“田径运动”出自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的第三节,在其中,德勒兹结合培根各个时期的具体作品,展现了发生在绘画之中的“运动”,并与书中随后抛出的“无器官的身体”、“图表”等著名概念构成关联。因此,发言希望通过细读该部分文本,同时连接德勒兹《差异与重复》以及与加塔利合著《千高原》《什么是哲学?》等其他著作,一方面尝试较为全面地展现德勒兹围绕绘画所建构的艺术理论谱系;另一方面也经由从德勒兹到福柯、尼采而至康德等哲学家的“思想运动”,深入理解其与艺术密切相关的“身体”、“力量”、“感觉”诸概念,并引用阿甘本对德勒兹最后一篇文章《内在性:一种生命……》的评述,将德勒兹所创造的身体理论与生命哲学,引向对于晚近“生命政治”研究的重要影响,以及对于现代主义艺术史书写的批判反思。

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赵炎 主题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赵炎以《数字化时代的绘画》为题分享了他对于当下绘画的思考,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新的技术媒介给绘画这门古老的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当代的绘画在越来越多地从技术化、观念化的角度寻求突破,另一方面各类新的媒介技术也在吸收和转化绘画的图像语言和表现手法,进而创造出与之相关的各种新艺术形式。本次发言简要介绍和梳理了上述两种大趋势,并就随之产生的关于艺术体制、创作手法和传播等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第二场“创作&实践”共有六位主题发言嘉宾,他们分别围绕自己的最新创作思考和美术教育实践等角度展开分享。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陈明强 主题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陈明强以《超越庸常:日常物何以成为艺术?》为题,结合自身在中央美术学院的《现成品艺术》教学和个人创作,逐步意识到现成品不只是一种材料、一种技法、一种媒介或者一种艺术样式,而是一个日常物如何才能成为艺术的系统。对于现成品的艺术运用是对日常物庸常状态的超越,是为了让艺术的灵光在其模式化的躯壳中得到展现,是让人从庸常生活中寻找到诗意的途径。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拼搏,也是人对自身局限性的一种超越,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所在。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副教授付斌 主题演讲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副教授付斌以《以版为媒》为主题结合自己在2023年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美术馆的个展跟来宾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线索:他的研究方向包含了版画主体性和媒介性两个方面。近几年的兴趣点和实践主要侧重当代版画的媒介性,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版”和“印”,所以在展览中也是围绕着这两个线索展开。第一部分是木板综合材料绘画,简单来说就是“以版为画”,一种“反版画”,通过舍弃版画的复数去凸显木刻版画的制作性和“版”的唯一性。第二部分强调了版画印刷的“印”。其中凹版印刷实验系列是将快递的包装作为印制版画的“版“进行不同的印刷,通过对这些“现成版“的印制来记录和存储他对当下生活的感受和我们共通的当代生活经验,呈现个人“此时此地”的感受。凸版印刷实验系列是把餐饮外卖打包的包装袋作为版,通过印制掩盖了可识别的商品图形与文字,从而消解了不同包装差异性。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郭亚冠 主题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郭亚冠以《从“泉”到“项链”——观看告别》为主题介绍了自己近年来的创作与思考,他认为自己的生活中的一切都处在一种流动状态中,这种流动感成为了他作品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关注事物的转折地带,告别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它让我们不断在熟悉与陌生之间游走,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主要分享了三个系列作品:《泉》《郭旧冠2023》《项链》。通过作品的递进关系阐释其中的核心主题,《泉》系列作品每一幅画都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纪念,也是对过去某个时间和空间的重访。它们不仅仅是图像,更是一种与时间的对话。《郭旧冠2023》是在疫情刚结束时,他通过对过往作品和生活物件的反思,把工作室里很多“奇”的东西找了出来,包括作品、生活物件,甚至回忆,用颜色喷点盖掉它,希望通过消除“自我”留下的痕迹,重新赋予每个物体仪式感。在他看来,告别不一定总是悲伤,也可以是某种对生活的妥协与接受,与世界和生活的一种和解方式。

北京服装学院助理教授侯炜国 主题演讲

北京服装学院助理教授侯炜国此次论坛的演讲题目为《侯炜国的第三十种刻法》。他从自身的创作逻辑切入,分享了自己如何从版画创作发展到利用“版角料”进行《相马记》系列的非版画创作。以及攻读博士期间,他作为美国阿尔弗雷德电子艺术研究所访问学者进行驻地,创作了“复灵刻光”系列,将现代机械臂绘画、激光雕刻等多种技术融入到版画思维中。最后,他展示了近期的《夜的第七章》系列作品,彻底告别了传统的印刷行为,区别于传统版画的创作方式,从版画的知性视角开始探索全新的创作语境。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副教授徐小鼎 主题演讲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副教授徐小鼎分享的题目是《剩余价值系列的创作感想》,通过对个人艺术实践的梳理和总结,展现对过去、今天和未来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思考。新媒介、新科技和AI正深刻影响着传统的艺术设计领域,在两者的博弈中,相互学习、激励和优化中,两者共同构建多元、丰富而又引人入胜的艺术生态。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时代,我们的身体和行为亦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奥林匹克精神,可以延展到更广阔的空间。

天津美术学院教师张钊瀛 主题演讲

天津美术学院教师张钊瀛分享《“马拉松式”绘画中的“时间性”》,介绍了其实在展览看来,每一个单元的呈现其实对应着外部坏境对自身或集体的影响,一种类似奥林匹克竞技中的与“时间性”作为思考的实践方式。探讨“马拉松式”绘画中如何在绘画实践中的“长跑”路径与持续性创作的方法。在作品中作出反映或回馈,这种反应称为“意识修炼”,回溯人对于事件或事物的集体意识,人的不同经验所带来的后感知,最终形成具有独立个体特征的个体系统,最终人需要在其中又回到像“物以类聚”般的形态,并在此希望谋求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在此就是把这种共同经验推进到经典化的过程,成为一种“运动”意识,构建所谓的“标准系统”。

夜色降临后持续的论坛

本次论坛在清华园美丽的夜色降临中成功落下帷幕,这次论坛持续时间近三个半小时,堪称是一场马拉松式漫长的论坛,也完美的呼应了奥林匹克和马约翰的精神,在清华园昼夜交替之间,不同的学者带来了自己的研究创作成果分享,促进了艺术生态中创作与研究的交流,也进一步呼应了马约翰大展在体育、美育、艺术等方面倡导的精神。


图文来源 | “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公众号

图文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

© 2024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

100084

© 2024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