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实践进行时|清华美院“乡伴而读”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实践支队
2022.07.19

2022年7月11日-13日,清华美院“乡伴而读”支队成员们经过在三江县各地的走访座谈活动,切身地体会到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了解到党在其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茶文化在当地脱贫工作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从对各企业的访谈中感受到了三江人对保留特色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三江的坚定信心。本次实践使“乡伴而读”支队成员受益匪浅。

7月11日,“乡伴而读——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支队来到三江县程阳八寨,领略千年侗族独特风韵,感悟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桂、湘、黔三省交界,浔江、榕江、融江三川汇聚,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依山傍水风景迤逦。

“乡伴而读”支队成员合照

程阳八寨景观

侗寨木结构

程阳八寨积极开展党团建设,成为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同学们进入纪念馆认真学习,并听取当地居民对于程阳八寨红色历史的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支队还偶遇了来自柳州工学院的同学,大家互相交流了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对于乡村振兴、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和柳州工学院的师生们共同学习程阳八寨红色历史

7月12日,支队成员动身前往布央侗寨,与布央村村支书就布央村的发展历程展开了座谈。

布央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石燕能

从1988年开始,布央村在武装部、团县委、扶贫办的共同推进之下,成为了茶产业先行试点村,开始尝试种植茶叶。

到了1991年,布央村建起茶叶加工厂,年轻团员带着在桂林学到的茶苗培育、茶叶采摘和加工的技术投入生产,创立“仙人山”品牌。与此同时,道路修起来了,灯泡亮起来了,百姓的生活好起来了。到2014年,布央人凭借当地独特的毛竹、梯田、茶园和吊脚楼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探索出“茶+旅”模式 ”。在这个发展模式下,也让布央闻名全国。现如今,全村有4000余亩茶田,人均1.5亩,并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在茶叶和旅游的加持之下,村民经济和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布央村也成为了一村一品示范村,获得广西侗茶村、最佳旅游目的地、休闲美丽乡村等称号。同时也是自治区五星级党支部和自治区农业核心示范区。

布央茶园

布央茶园

红色,一直是布央村人奋斗的精神底色。在布央村振兴产业、摆脱贫困的无声战斗中,党员冲锋在前,堪为战斗堡垒。

“乡伴而读”支队探访红色路线

1988年,陆小璋书记抛开繁忙的公务,义务为村民做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发扬劳模精神。在此之后,全村又有两名党员同志作为自治区劳模被公开表彰。党和国家为布央村发放退耕还林补贴,让绿水青山永驻布央。2017年,国家更是为布央旅游业投资八千多万元,硬化道路,建设游客中心,并且建设了红色基地,开发红色路线。

布央茶园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布央村目前的产业结构仍面临一些问题。村里的茶产业仍然以原材料贩卖为主,暂时没有形成加工坊等产业集群和驰名的品牌。加工商获得利润远高于农民。线上销售也以回头客和熟客介绍为主,缺少统一的、大规模的电商店。旅游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如何解决茶产业发展底劲缺乏、旅游产业发展后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仍是需要我们思考、探索的重点。

“乡伴而读”支队与支部副书记调研合影

7月13日上午,前往云雍公司,与公司副总经理杨建良就三江的古建筑保护与木材加工行业展开了座谈。

云雍分为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木结构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两部分,主要工作包括重点文物单位的修缮、古建筑的施工、民族建筑的设计施工等。云雍传承侗族传统木工艺建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出了贡献,代表项目包括三江南站“最美侗寨”,多耶广场、龙吉大桥等,增添了三江的侗民族风情,在县内有很大的影响力。云雍工作重点在传统木结构建筑,但并没有墨守成规,在木结构建筑技术方面提出了创新。云雍在绿色环保方面也引人赞叹。其采购的木材主要为经济林杉木,来自于三江本地以及周边传统种植地区。而木材为天然原料,侗族工艺精妙,“不用一颗钉子”,加工基本没有污染;剩余的废料木渣可以运送到产业园区内的木炭厂,更加充分的利用木材。

云雍扎根三江,回馈当地,积极参与社会扶贫公益事业。如扶持三江中学的贫困学生,慰问新冠防治一线人员,为风雨桥建设捐款,为对接的贫困村捐赠物资,优先安排一些贫困户到工地工作等。曾获三江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柳州市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单位等荣誉。云雍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不同于钢筋混凝土,云雍通过传统木制建筑建设,为当地的侗族木结构工匠提供就业岗位。

“乡伴而读”成员合照

从浮岚暖翠的古韵茶田,到秩序井然的现代车间,三江县赖以脱贫的茶产业发展迅速。7月13日,成员们来到了三江县的程村工业园,参观知名茶企,访谈企业代表。

“乡伴而读”支队成员在韵天公司访谈

三江茶业第一“智”,智在模式。三江地区的茶业公司往往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这一新型合作模式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在该模式中,农户是核心,合作社是桥梁,公司是龙头。农民在合作社的统一要求下开展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公司则与合作社签订合同,统一议价,集中收购。这一模式既保证了生产的效率,又改善了农户个体面对公司时的弱势地位,保障农户的利益。我们参访的公司旗下就有20多个合作社,管理将近2万亩的基地。这一运营模式为三江县的脱贫攻坚之路添砖加瓦。三江县的茶户平均每户有五亩左右的茶田,少的也都在三亩以上,多的可以达到十亩。在种植和管理情况良好的茶田中,一亩茶田每年可以创收一万多元,大大改善了茶户的经济状况。谈及此,企业代表面露欣慰地说,“我们公司旗下涉及1000户左右的贫困户,现已在企业和政府的帮助下通过茶叶种植顺利脱贫。”

“乡伴而读”支队成员在韵天公司参观工厂

三江茶业第二“智”,智在生产。一般来说,红茶的生产需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步,绿茶则需要摊青、杀青、揉捻、做形、干燥这些步骤。在传统的茶产业中,上述步骤中绝大多数都需要人力参与,效率低、生产慢。探访的企业已经实现了“智慧生产”。他们有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和一条半自动生产线。鲜叶放入机器中,可以一步到位,直接产出干茶。该企业有近1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如果生产车间全部开动,一天能生产干茶10吨以上。令人遗憾的是,当地采茶仍以人工为主,还没有实现自动化。这就意味着对于农户来说,他们仍需耗费大量的时间重复采摘这样机械化的动作。

茶叶的生产过程

访谈的最后,我们问了企业代表一个问题,“您认为三江茶产业未来发展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企业代表不假思索地回答:“质量。别的你什么都不要讲,质量首先要赶得上啊!没有质量你还谈什么生存呢,是吧?

我们豁然顿悟——“质量”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庞大的产业的蓬勃生命。

三江人,正凭借着追求“质量”的匠人之心,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乡伴而读”成员合影

(图、文:“乡伴而读”支队)

© 2024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

100084

© 2024 lj体育(中国官网)科技有限公司